东京时间7月10日上午9点,一辆面包车停在了涩谷地区一幢公寓楼下。从车里下来三名穿着浅色工作服的人员,搬出浴缸一样的东西和零零总总的配件前往客户家里——这是日本常见的“上门助浴洗澡”,属于日本看护保险制度中居家服务的一项,提供的是为老年人上门沐浴的服务。在日本看护保险制度中类似这样的居家服务,至少有十几项,其中甚至包括给老年人喂饭、陪老年人购物。
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,老龄化就已成为日本社会最严峻的挑战之一。“1985年日本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10.3%,2015年占比增长到26.8%,”东京都政府福祉保健局高龄社会对策部计画课课长代理寺田靖子说,“无论从全国还是东京来看,至少今后二十年,老龄化会持续呈增长态势。”
日本严重的老龄化带来了很多社会问题,比如劳动力减少、财政负担过重等等。为了应对老龄化问题,几十年间日本政府进行了多方面探索。早期投入大量资金开设由政府托底的养老机构,但老人并不喜欢住,运营还很困难。为了促进养老机构的活力,也为了减轻财政压力,日本政府终于在2000年推出了“看护保险制度”,逐步引入多元化主体参与养老,市场竞争机制使得各机构开始意识到何谓顾客至上。
尽管这些年日本政府不断调整制度,但老龄化对社会的重压始终存在。与此同时,在隔海相望的中国上海,也被认定为跑步进入老龄化社会。据上海社科院人口研究专家王红霞透露,截至2017年12月31日,上海全市户籍人口达1456.35万人,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33.2%。
在全力打响上海四大品牌的背景下,推进“上海服务”的工作抓手上,制定实施首批13个专项行动中,建设国际老年友好城市、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服务能级,都与上海如何更好地应对老龄化社会息息相关。让占上海人口三分之一的老年人更多获得感、幸福感和安全感,是把上海建成“卓越全球城市”中的工作之一。
作为全球最早应对老龄化的国家,日本积累了不少经验和教训。这次,晨报周到记者走访东京,通过对政策执行者、从业者、使用者等多方走访,试图全面观察日本应对老龄化问题的精细化运作,这或许能给上海建设国际老年友好城市、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服务能级带来一些思考和启示。